武强县位于河北省东南部,东邻泊头市,南接武邑县,西临深州市,西北为饶阳县,东北与献县毗连,距离雄安新区直线距离70公里、40分钟车程,属于新区“近郊区”。武强县是千年古县、中国百佳富氧县。先后成功获批省级园林城市、省级洁净城市等。武强年画起于宋元、盛于明清,是首批入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、河北省十大文化形象名片,武强被命名为“中国木版年画艺术之乡”“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。武强成为河北省唯一一个文化产业“三个十”县,荣获“中国文化强县品牌金奖”,周窝音乐小镇被评为首批中国特色小镇、中国最美村镇等。
历史沿革
虞舜之际,大禹治水后,分天下为九州时至周代,武强县地属冀州域。春秋时期属晋国。战国时期先属燕国,后属赵国。秦并六国,分全国为三十六郡,武强县地属巨鹿郡。
西汉高祖六年(公元前201年),刘邦对功臣们分封诸侯时,除在今天的武强境内南部设立武强侯国,封功臣严不识为武强侯,又于6年之后在今天的武强境内北部设立武隧侯国,封夫疥为武隧侯。武隧侯治所在今田沙洼村西南。《畿辅通志》记载:武强侯国治所在今李家城、吴家城村址处。《河北通志》记载:武强侯国至元鼎二年(公元前115年)国除。汉文帝二年(公元前178年)武隧侯国除,改为武隧县。治所在武隧侯国城邑,属河间国。武强侯国除后均属武隧县。
新莽时期,武强县改名为桓隧县。
东汉时,建武初年(公元25年),又封王梁为武强侯。建武二年(公元26年)国除复归武隧县。同时,武隧县改“隧”为“遂”,称武遂县,属安平国。
三国时期,武遂县属安平郡。
西晋时,武遂县初属安平国,后改属武邑国。晋惠帝分武遂县,设置武强县,此为武强县名之始,至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。县城治所在原汉侯邑武强城,今李家城、吴家城村址处。武强县之得名有二,据《畿辅通志》载:是因汉古城而得名。据《武强县志》记载:因有武强山(又名弓形山,已沦没)而得名。武强县始属长乐国。东晋十六国时期,永昌元年(公元322年)武强县和武遂县同属武邑郡。
南北朝时,北魏皇始二年(公元397年)于武强县境内,今旧城村附近筑郡城。皇始三年(公元398年)迁武邑郡于武强。辖武遂县、武强县。神瑞二年(公元494年),撤销武强县并入武邑县。太和十八年(公元494年)复置武强县。北齐天保七年(公元556年),废除武邑郡,撤销武遂县并入武强县。原武邑郡址改为武强县县城。复属长乐国。
隋时,武强县属信都郡。唐,武德四年(公元621年)武强县归属冀州。唐高宗龙朔2年(662年)冀州更名为魏州,当时武强县改属隶属魏州。贞观元年(公元674年),属深州,唐末又属冀州。
五代十国时期,后周显德二年(公元955年),县治所往北迁五里在今街关处重建武强城。《武强县志》记载:周显德二年冀州刺史张辉始建今治。显德五年(公元958年),武强县仍属深州。
元时期,太祖十九年(公元1224年),于武强县升置东武州,属真定路。辖武邑县、静安县。太宗六年(公元1234年),撤销东武州恢复武强县建制仍属深州。十一年(公元1239年),割武强部分属祁州。中统二年(公元1261年),恢复武强县改属晋州。
明朝时期,初,武强县属正定府。永乐年间建都燕京时改为滹川郡。现名仍为武强县,属晋州。
清代,百余年循明制,武强县属晋州。雍正二年(公元724年),武强县改属直隶省深州。
中华民国期间,中华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,武强县属直隶省深州。
中华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,州制废,改为道制,武强县属直隶省冀南道。中华民国三年(公元1914年),冀南道改名为大名道,随之武强县属大名道;同年又改属保定道。中华民国十七年(公元1928年)七月,直隶省改为河北省,武强县属河北省管辖。中华民国二十六年(1937年)3月,河北省划为17个督察区,武强县属第九督察区。
抗日战争时期,1938年属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晋察冀边区冀中区,同年9月划归冀中区一专区。1939年2月,属冀中区一专区六分区。1940年8月,改属冀中区第九专区八分区。1944年6月,更属为冀中区八分区。
解放战争时期,1946年7月,武强县更隶冀中区十一专区。1948年9月26日华北人民政府成立,属华北行政区冀中区十一专区。1949年8月,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后,划归河北省衡水专区。
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,1952年11月7日划归石家庄专区。1954年6月,改属沧县专区。1958年11月20日,撤销武强县并人到献县,而且因沧县专区撤销而改归天津专区,12月又归属天津市。1960年3月,武强县划归深县而改属石家庄专区。1962年1月,恢复武强县制。1962年复制衡水专区,武强县复归衡水专区。1970年,衡水专区改为衡水地区,1996年衡水地区改为衡水市,武强县一直属之。
行政区划
1949年11月,全县由原来的10个行政区合并为5个行政区,即:
一区(原一区与九区)治所设县城南街;
二区(原二区与八区)治所设小范。
三区(原三区与七区)治所设宋古河。
四区(原四区与十区)治所设旧城。
五区(原五区与六区)治所设北堤南村。
1950年5月底,全县由5个区又调整合并为3个区。一区治所设县城,二区治所小范,三区治所大东王庄。
1953年5-7月,在全县3个行政区内,建乡44个,各区划乡情况如下:
一区划乡14个:街关乡、夹圹乡、大韩村乡、张金庄乡、李封庄乡、张村乡、留贯乡、弓牛厂乡、齐居乡、都庄乡、铺头乡、梅庄乡、洛沱湾乡、西安院乡。
二区划乡17个:北代乡、平都乡、陈家院乡、牛王庄乡、北小范乡、小范乡、马头乡、邵家庄乡、临滏村乡、西中旺乡、吉屯乡、常村乡、台南乡、宋古河乡、豆村乡、孙家庄乡、蒋庄乡。
三区划乡13个:庄窝头乡、任庄乡、西代乡、杨武寨乡、北孙庄乡、堤南村乡、皇甫乡、刘堤乡、解村乡、沙洼乡、青莲寺乡、新兴村乡、刘南召什乡。
是年,全县共辖行政村214个(原前寨村、后寨村合为一村)。
1954年10月,献县的朱家庄、栗家庄划归武强县。同年11月,撤销原3个行政区建制,仍保留44个乡,全县辖行政村216个。
1956年11月初,献县的西樊屯、庞嘘、彭刘庄、南立车、北立车、西大过划归武强,是时,张村乡的郭家院与小刘村合并为一村,定名郭家院。12月,全县由原来的44个乡,并为18个乡,即豆村乡、庄窝头乡、台南乡、堤南村乡、常村乡、封庄乡、中旺乡、大郭庄乡、马头乡、街关乡、小范乡、留贯乡、沙洼乡、旧城乡、解村乡、小章乡、合立乡、北代乡。是年,全县辖行政村221个。
1958年1月,18个乡合并为10个乡,即小范乡、马头乡、沙洼乡、堤南乡、郭庄乡、街关乡、旧城乡、豆村乡、北代乡、台南乡。9月,在全县建立3个大型人民公社。即胜利人民公社(驻小范镇),红旗人民公社(驻街关)、东风(亦名大众)人民公社(驻南堤南村)。下设小范、豆村、台南、马头、北代、孙庄、西五祖寺、合立、沙洼、街关、留贯、刘厂、周家窝、大郭庄14个管理区。由于几个村的变化,全县辖村为224个。
1958年11月一1961年12月,为撤销武强县建制阶段。原武强县境域内所设3个公社和14个管理区与1958年9月同。
1961年5月,小范、街关、堤南3个公社,分别改称工作委员会,简称“工委”,14个管理区均改称人民公社,治所不变。
1962年1月,恢复武强县建制。以原并入深县的3个“工委”,14个公社为武强县的行政区域,同时,数销小范、街关、堤南3个工作委员会,14个人民公社直属县管理。
1958年,全县辖村(大队)224个,到1963年间,由于部分行政村的分并变化,县境内总村(大队)数增为238个。
1983年全县辖小范公社、豆村公社、台南公社、马头公社、北代公社、孙庄公社、沙洼公社、合立公社、西五祖寺公社、街关公社、留贯公社、刘厂公社、周家窝公社。
大郭庄公社、1984年1月,实行政社分开,改公社为乡,改大队为村。原来14个人民公社改为13个乡、1个镇。即豆村乡、台南乡、马头乡、北代乡、街关乡、留贯乡、刘厂乡、周家窝乡、大郭庄乡、孙庄乡、西五祖寺乡、合立乡、沙洼乡、小范镇。
同年9月1日,街关乡改为镇建制,更名为武强镇。是年,全县辖村仍为238个。
1987年底,全县共辖2个镇,12个乡,238个行政村。
1996年1月,马头乡并入小范镇,小范镇更名为武强镇。大郭庄乡、留贯乡并入武强镇;武强镇更名为街关镇。刘厂乡并入周家窝乡。合立乡、西五祖寺乡并入孙庄乡。台南乡并入豆村乡。
2007年,周家窝乡改为周窝镇。
2017年武强县辖3镇、3乡,即武强镇、街关镇、周窝镇、孙庄乡、豆村乡、北代乡。全县辖238个行政村。武强县城区社区4个,即朝阳社区、光明社区、迎宾社区、平安社区。
2018年,孙庄乡撤乡设镇。
2021年,豆村乡撤乡设镇。
2023年,北代乡撤乡设镇。
2023年辖6镇1个开发区,238个行政村,总面积445平方公里,户籍人口20.9万。